造假手法不断翻新 市民难辨真假蜂蜜

  • A+
所属分类:蜂蜜百科
摘要

明明写着蜂蜜,怎会不是蜂蜜? 街坊困惑地来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研究中心求解 明明瓶子包装上写着蜂蜜,怎么会不是真蜂蜜呢?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小李提着从大商场买来的几瓶五……

  明明写着蜂蜜,怎会不是蜂蜜?

  街坊困惑地来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研究中心求解

  “明明瓶子包装上写着‘蜂蜜’,怎么会不是真蜂蜜呢?”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小李提着从大商场买来的几瓶“五味子蜂蜜膏”、“紫云英蜂蜜浆”,来到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研究中心求解。

  蜂蜜的“新国标”

  “很多人都来咨询,这是目前很多消费者弄不清的问题”,蜜蜂研究中心主任罗岳雄是高级工程师、中国养蜂学会副理事长,多年从事蜜蜂研究。他表示,2011年10月20日起正式实施的GB14963-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是强制标准,被称为蜂蜜的“新国标”。

  根据新国标:蜂蜜必须是天然物质;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添加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蜂蜜”的,将视为假冒产品。小李买的这些制品添加了双歧因子(其实即果糖等低聚糖类)等,所以加上了“膏”、“液”、“浆”、“汁”、“露”、“剂”等字眼,以示不违规。

  罗岳雄表示,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完全检验出所有指标。

  消费者“蒙查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蜂蜜制品名称标注的意见》:“不得以‘蜂蜜’或‘蜜’作为蜂蜜制品的名称或名称主词。”“为避免消费者将蜂蜜制品误解为蜂蜜,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指导生产企业以表述成分、工艺、产品性状、口感等的词汇与蜂蜜副词配合使用,作为蜂蜜制品的名称。”但普通消费者像小李那样“蒙查查”的仍不在少数。

  近日,记者在市内看到,大超市和专卖店比较规范,而一些商场售品,有些标称含糊、没列出详细成分,有的只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多数服务员和顾客对蜂蜜和制品分不清。百佳超市一分店有约20种带“蜂蜜”的产品,其中6种是蜂蜜制品。一女服务员大力向记者推销一种“膏”,称那是全场最好的蜂蜜。可怎么也说不清什么是蜂蜜、什么是蜂蜜制品。

  记者在天河吉之岛随机访问了二十余名来货架看蜂蜜的市民,他们几乎都不知道新国标“蜂蜜”的定义。

  造假手法不断翻新

  中国蜂行业协会报告显示,全国原蜜产量每年仅20多万吨,还要供应出口,而国内市场上每年卖出的蜂蜜有80多万吨。中国蜂产品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数据推算,国内蜂蜜造假占每年消费量的1/5。造假手法多且不断翻新,除直接用糖浆的“蜂蜜”外,有在蜂蜜生产期间用白糖或糖浆直接喂养蜜蜂、将糖浆掺在蜂蜜勾兑、把价格低的掺入到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等。

  “有了新国标,如果监管不力,也难遏止假货。”从化养蜂协会多位蜂农说,广州市场在售的超过30%“蜂蜜”是用糖浆加工而成,仅从外包装及感官上,很难辨出真假及品质高低。用果葡糖浆生产“蜂蜜”,每吨约4000元,而蜂蜜价格因产地各异,一般在2万到4万元每吨。因而假蜂蜜利润可观。

  罗岳雄表示,目前技术手段还不足以完全检验出所有指标。记者在超市商场等了解,也没有一个服务人员能系统说出鉴别蜂蜜的方法。

  目前,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很多,有看(颜色、形状、标签等)、闻、尝、热水或凉水溶、化学检验(加碘液、加高浓度乙醇、滴入黄酒)、冷藏结晶检验、还有烧红铁丝插入等等,不一而足。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李建科教授说,闻和品尝最有效,但普通消费者不容易掌握。

    • 杨杨生态果园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 weinxin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蜂蜜哥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