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蜜蜂产业的现状调查分析

  • A+
所属分类:蜂蜜百科

  中国养蜂,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出现“蜜”字。东汉后期(公元2世纪)就出现了人工饲养蜜蜂,可以说中国的养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第一批意大利蜂被引入中国后,西方蜜蜂和现代养蜂技术也逐渐进入中国。

  养蜂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产业。养蜂业不与种植业争土地和肥料,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更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完全可以说养蜂是一项有百益而无一害的生态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的养蜂大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养蜂从业人员和蜂蜜出口四个指标均居世界前列。

  发展养蜂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在改变贫困山区落后面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养蜂主要采取定地养蜂和转地养蜂两种形式。定地养蜂生产时间短且较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也需要更多的饲料来喂养蜜蜂,养蜂成本较高;转地养蜂可以有效利用各地不同的蜜源资源,也有利于蜜蜂繁殖,减少蜂病发生。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2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300元计算,每户养蜂年收益可达6万元,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发展养蜂业也是促进农业增产、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据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1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约占82.7%)。实践证明,蜜蜂授粉可使棉花、油菜、荞麦、苹果、柑桔、向日葵、苕子等农产品增产,并显著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对于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专家测算,蜜蜂授粉为农业创造的价值是蜜蜂自身蜂产品价值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近几年,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逐渐增强,蜜蜂授粉技术已在蔬菜、水果、油料和保护地栽培作物等方面大力推广与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蜂事业发展迅猛,全国现有蜂农30余万人,饲养蜂群由1949年的50万群发展到2011年的894.7万群,拥有世界约1/8以上的蜂群。

  蜂群数量的增加,带动了蜂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中国蜂蜜年产量从1958年的1.23万吨发展到2012年的44.8万吨,占世界蜂蜜总产量的1/4以上。

  全国现有蜂产品加工企业2000余家,遍及全国。蜂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北京、湖北、安徽、上海、山东、四川等省、直辖市。

  中国蜂蜜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每年蜂蜜出口都在10万吨左右,年创汇约2亿美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蜂农专业合作社政策的出台以及科学养蜂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养蜂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有了突破性的转变和提高。

  自2007年7月1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养蜂合作社得到了较快发展。据中国蜂产品协会调查统计,2008年在工商部门登记的蜂农合作社为122个;到2011年底已超过700个,增长5倍多。其中广西、安徽、新疆、江苏、江西、陕西、浙江7个重点省区是蜂农合作社较集中、规范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地区,获得工商登记注册的蜂农合作社数量达到276家,占到全国的40%左右。

    • 杨杨生态果园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 weinxin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发表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