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嗡、嗡、嗡……”温暖的阳光撒向永善县溪洛渡镇玉笋村的千亩枇杷园,翠绿的枇杷林与洁白的屋舍间,不可计数的勤劳蜜蜂往来其间,尽情地吮吸花蕊中的花蜜。龙安军轻轻地打开蜂箱取出一扇蜂叶,只见阳光下的蜂蜜金黄欲滴,清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扳一块放入口中,顿时蜜汁四溢,甜入心脾。
出生于溪洛渡镇新春村的龙安军,今年24岁,别看他年纪不大,他从小便在父亲的熏陶下与蜂结缘,和蜜蜂打交道快20年,是养蜂的行家里手。每当遇到疑难杂症,周邻的养蜂人束手无策时都会前来向他请教,有龙安军出手许多问题立马迎刃而解。
“养蜂这行比较辛苦,整天与蜂为伴,风餐露宿、四处奔波,长期一个人不分白天黑夜地呆在野外,生活单调枯燥,普通人难以忍受,现在养蜂的人越来越少了!”说起养蜂历程,龙安军感慨道,要像蜜蜂不忘初心一样勤劳,坚持下去才有甜蜜的收获。
“河坝热了背高山,高山冷了下河坝。”蜂蜜是香甜的,而甜蜜的背后却是养蜂人的汗水和辛苦,他们采撷甜蜜,却将自己的生活交给了荒山田野。养蜂最辛苦的莫过于河坝气候开始炎热时,要把蜂箱背到凉爽的高山去度夏。
宁静的夜晚,龙安军打着手电筒,肩上背着两三个蜂桶,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走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差不多要三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折返回来时已是凌晨两三点钟,躺在帐篷里简单搭建的床铺上,浑身腰酸背疼的龙安军再也不想动弹。
山野间四处摆放的蜂箱是龙安军必不可少的家当,除此之外便是帐篷,是他每次迁徙的重要必备品。因为鲜花大多盛开在野外,不可能携带完善的家居设备,且帐篷里夏热冬寒,养蜂人的辛苦龙安军深有体会。
龙安军养蜂可没少被蜜蜂蛰,多的时候会被蛰十几下,手上全是肿胀的红包。满手是伤的龙安军却一点也不在乎,继续和蜜蜂“亲密接触”,他说:“蜜蜂蛰人是自卫,说明它们感觉到了危险,所以查看蜂箱、蜂房的时候一定要轻、要慢,那样蜜蜂才不会蜇人,就算偶尔被蛰两下也没多大关系。”
“好的蜂蜜色泽自然,质地浓稠,吃起来口感甜润,还伴有淡淡的花香。”谈及自家酿造的蜂蜜,龙安军款款道来、如数家珍,花开到哪里,他就带着蜂箱“追花逐蜜”到哪里。
特别是在春季蜜蜂的分窝期,要不时地查看蜜蜂的情况。到了摇蜜期,从割蜂胶到摇蜜,时常就是三四个小时不停地工作,凡是技术活龙安军都是自己动手,既保证不损坏蜂巢,也保证蜂蜜的品质。
龙安军希望把养蜂这行做大做强,可以让更多的人尝到真正的好蜂蜜。吃再多苦,受再多累也会继续坚守,“苦尽才可甘来。”这是养蜂人最大的体会。
虽说养蜂之路充满了艰辛和风险,但龙安军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不断探索新的养殖致富路子。现在,他已发展起蜜蜂近300桶,马蜂包300余个,还养起了市民餐桌上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蚂蚱。
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间,90后的龙安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耐住山野的寂寞,每天起早贪黑、居无定所地生活,采撷甜蜜,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 杨杨生态果园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