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百科问答
正常的,蜂蜜的结晶是一种自然现象。
刚取出的蜂蜜,呈浓液状,保存过程中气温经过13—15℃这一区间后,就会出现结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状,逐渐变为混浊,出现沉淀,最后全部或大部分成为白色的粒状体。这种状态的改变,丝毫不影响质量。
比如买蜂蜜的时候,温度是20度,你拿回家放进温度只有10度的冰箱里,那么蜂蜜的温度就会从20降至10,在这个过程中就经过了13-15度这个温度,凡是经过了这个温度的蜂蜜就会出现结晶,但是不会对质量有任何影响的,可以放心。
另外,假如要想蜂蜜不结晶,那么就要让蜂蜜“不经历”13-15这个温度,买的时候气温高于15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在15度以上;买的时候气温低于13度,那么保存气温就要一直保持在13度以下。
已经结晶的蜂蜜,想要融化结晶的话,可以先把蜂蜜放在一容器当中,另外取一更大的容器装入凉水,将装蜂蜜的容器放在装有水的容器中,然后慢慢将水加热(不能加得太热了,否则会破坏蜂蜜的质量),结晶就会慢慢融化掉了。融化后的蜂蜜保存时要注意保持在15度以上,不要让保存温度经过13-15度这个阶段,否则蜂蜜又会再次结晶。(另外,我个人建议不是必要的话,最好不要溶解蜂蜜结晶,因为加热时的温度是很难控制的,控制得不好的话,温度过高就会破坏蜂蜜质量了)
- 杨杨生态果园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加我好友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扫一扫